选择一所学校...
返回到头条

“园丁回忆录”之十七: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忆往

4/28/2023 5:42:00 PM 阅读:802次

“园丁回忆录”之十七: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忆往

撰稿:吕友仁、恽阮 / 编辑:胡晓梅 吕曦 / 校对:张大陆

1950年暑假,我考入新生中学。入学后,我发现学校课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学生活跃。学生会组织了合唱团、话剧组、美术组、曲艺、乐器等众多社团。在这些社团中,不论是吹、拉、弹、唱,还是书法、绘画,真有人才。不费多大工夫,就能组织一场有声有色的演出。不用学校领导费心, 及时更新黑板报内容,书画满墙。体育特色闻名全市,学校篮球队实力雄厚。在这样的校园环境下,我大着胆子申请加入话剧团。

10月中旬后,国际局势急转直下, 美帝国主义在朝鲜仁川登陆,直指中朝边境——鸭绿江。全校师生积极地投入抗美援朝的爱国运动中。学生会组织的各个社团,在宣传工作中起了很大作用。学生会请音乐老师作指导,各班组织学生学唱爱国歌曲如志愿军战歌、共青团之歌、喀秋莎、两只雄鹰……话剧团的同学自编、自排、自导、自演街头活报剧。我和同班同学自编自排了《友谊》活报剧,没有女生,就找一个长相俊俏的小男生,扮演朝鲜女孩,我们几个大个男生分别扮演各路坏蛋。在街头演出时,演员真情入戏,表演感人,大街上围观的市民群众也随之人戏。演完后,大家一看才知道这个俊俏的小姑娘是个小男,演出取得很好的效果。我们曾邀请到当时华北文工团金振武老师为我们排演苏联话剧《永不掉队》。在参加社团活动后,我的课余生活丰富了,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增强了,视野宽广了。应该说这也是我人生当中获得的一笔意外财富,多谢三十五中给我这一机会。

吕友仁  提供 04.jpg 表演活报剧  (右边为吕友仁老师

“三反”“五反”运动后,学校调来一位新校长温寒江,他是学校改名三十五中以后,由彭真市长任命的第一任校长。他的到来使我感到有一种新气象,每天早上7点到8点,温校长组织学校行政干部,包括中层干部教导主任、教研组长等学习苏联《教育学》,借鉴苏联教学经验;学校纪律得到整顿,教学秩序有了好转,领导听课也有所增多。后来当我留校后,听老教师讲这段时间故事时,说有一位数学老师,上课时就爱闲聊,当看到温校长坐在下边听课时,不知说什么,问同学他讲到哪儿了?还有一位历史老师,一进教室就看到校长坐在下边,由于没备课,就一言不发地给学生抄了一堂课的笔记。这些事实说明校长重视教学,深入课堂,掌握第一手教学情况,整顿教学秩序,规范教学管理,形成了三十五中学的办学模式。1952 年,学校最先设立学习优良奖章,直到北京市设立此奖才停止。温寒江校长的这种办学模式,为三十五中的办学理念奠定了基础。后由朱丹进一步发展,形成三十五中学的办学传统特色。

1953年,我高中毕业留校任教。1954年,北京市提出了《关于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决定》(简称“五四”决定),学校积极贯彻,组织教师利用暑假进行学习。为排除外界各种干扰,全身心地集中精力领会“五四”决定的精神,全体教师集中到颐和园小学学习一周,认真研究执行“五四”决定的做法与规则。

在集中学习时,校领导安排上午开会传达精神,下午找骨干教师(基本上是教研组长等)开会。晚上则是领导与老师谈心,或者教研组长与同组成员谈心、交换意见、跳舞聊天,既劳逸结合,又增强了教师之间、干群之间的友谊。通过一周的学习交流,统一了思想,领会了精神实质,鼓足了干劲,老师们信心十足地要大干一番,决心把学校办得更好。

在贯彻“五四”决定的过程中,学校根据教师的教学实践,经过分析研究,总结出备课应注意的“十七个字”要求,即“三的、三点、三实际、三基本、一灵活、纵横联系”,对教材、课时章节的备课提出要求,每个教师要备有两周教案,教师备课、讲课有了科学依据,很快形成了全校教师钻研备课的良好风气。提出树立追赶目标,学有榜样,争取成为区里紧跟四中、八中之后的三十五中,形成了四、八、三十五的口号。注重教师培养,倡导互相听课,要求同组同头的教师每学期互相听课要达到57节,对教研组长要求更严格。校长及教导主任每人每学期听课都在100节以上,而且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听.有时连续半年或者一段时间跟堂听一个老师的课,有时专题听几个老师对一个内容的不同讲法,还有章节听、专人听等多种形式。坚持老教师带新教师,学校曾组织了几十对“师徒关系”,老教师一对一地培养青年教师,随堂听课,定期“说课”,使青年教师受益颇深,老教师也在教学中又上新台阶。派教师到校外学习经验,跟堂听了师大女附中物理老师刘希樸,北京四中高中化学老师刘景昆、物理老师张子锷的课,听课教师受益匪浅。这种教与学的有机结合,使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在贯彻“五四”决定中,学校不仅大抓教学质量,还非常重视文体活动。当时有劳卫制的课后体育锻炼,还有各种球队、合唱团等,北京市也组织航模、舢板、射击、摩托、跳伞等活动。从1955年起,学校每年组织一次汇演,高中学生与女八中、女九中、女附中的学生组织朋友班,演出4部合唱。我校表演的《跑驴》、京剧《打渔杀家》《女起解》等,反响很好。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和锻炼了一批文艺人才,如导演滕文骥、人艺的李士龙、广播文工团的汪永贵、八一制片厂的翟万臣、广播员王雷、铁路文工团的王燕霖、煤矿文工团的杨迺煌,以及著名作家陈放。

“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由新分配来的女教师王采然领导,她以要文斗不要武斗,因势利导地掌控着学校的革委会,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没有过激行动,学校运动基本是比较平稳过渡。这同解放初期温寒江、朱丹所建立及奠定的办学理念基础是有关系的。196710月,中央下发《关于大、中、小学校复课闹革命的通知》后,校领导敢抓学生纪律,敢于承担责任,校园风气、课堂秩序较好。学校的档案室没有被破坏,保存了完整档案;学校的门窗桌椅保护较好;课堂上如有人搅乱影响课堂纪律,在学校支持下,教师敢管,形成稳定的教学环境;为了整顿校园纪律,学校召开现场会,对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进行了教育,这在打倒师道尊严、造反有理的年代是不可想象的事情。良好的学校氛围,促使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三十五中成为对外宾开放的学校之一。1977年,恢复高考的第一年,三十五中的高考成绩和录取人数,在西城区名列前茅,超过了全国重点和市重点中学。

在北京三十五中学40多年的学习与工作,我感到学校在温寒江、朱丹的领导下,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的办学理念,逐步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善的教学常规,为学校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物理教师 吕友仁.jpg

吕友仁(1933——   )北京市高级教师。19509月考入新生中学, 1953年高中毕业,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这一年8月,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暂不去大学读书,留下来做中学老师,于是在本校(三十五中)留校任教。历任初中、高中物理老师。19937月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