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一所学校...
返回到头条

金秋十月母校行

9/9/2021 4:13:00 PM 北京三十五中校史研究会 阅读:1202次

金秋十月母校行

作者:1966届高三4班 李博文 / 编辑:胡晓梅 吕曦 / 校对:张大陆

1013日天高气爽,阳光和煦,是我和老同学佟辑永约定一同回35中的日子,我们约好早上九点校门口见。bf63d1c27e27b9048be7cfdf6b1d40c.jpg

这次来母校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我要亲手把保存几十年的毕业证学生证等老物品捐送给母校。今年因疫情而宅在家里的时间多,空闲中我整理一些多年的旧物,意外地在旧日记本里发现了57年前的高中录取通知书,这张薄薄的油印通知书竟然保存得完好如初,平整得连个折痕都没有。为了更好保存好这些有纪念意义的物品,我把初高中毕业证、学生证以及这张录取通知书都用塑封机封好。还有初中和高中的同学合影的那些老照片,因为全夹到我多年前用废纸板糊成的简易相册里而得以完好地保存了下来。看着这些有着母校印记的老物品,我激动不已就用手机拍了照片并发到同学群,让老同学一起分享快乐。后来听老同学说,校史办想收存,我非常高兴,毫不犹豫地答应全部捐送给母校。回想当年,我1960年考入35中初中,1963年又考入本校的高中,初高中一共6年再加上文革停课那3年,我是个地地道道的66届高三的“老三届”。60年到69年, 算起来我在母校的时间足足有九个年头,这么长时间在同一学校可能会是个空前绝后的记录。我的这些旧物不经意间保存了下来,不承想却保留了一份母校的记忆,几十年后它沉淀成浓浓的志成情!老物件见证了我的志成岁月,也促成了我此次别有意义的母校行。

九点钟我们在校门口见面后,按照学校防疫期间的要求,戴口罩测体温,顺利进入学校。迎面就看到复建的老志成的“遵义楼”,感到亲切又兴奋,新校舍老情怀!“志成母校,学生看望您来了!”我心里顿时涌起一种游子回家的激动。新校舍高大上富有新时代的气息,走在安静的校园里,我东张西望,怯生生地像个刚入学的新生。佟辑永走在前面,边走边介绍,我跟随着,听着看着,新校区庭院式的建筑没有一览无余的视野,半遮半掩,大有不识庐山真面貌的神秘感。cd7d388075a3893f2db0ac1b857a744.jpg

左转右转,走进了校史办小院,迎面看到的是李大钊的铜像,“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几十年前,革命前辈教诲,今天重温促人励志进取。进入校史办,吕曦老师张大陆老师热情地欢迎我们,我们还没坐定,张老师就忙着给我们沏茶倒水,初次与校史办的老师们相见,觉得像是老朋友相见而完全没有陌生感。这次来母校,原本我想得很简单,亲手把老物品交给学校就行了,谁知校史办周宇安主任和几位老师事先精心做了安排,好像接收物品并不是最主要的,而是在迎接我这个志成游子今天回家。12781e54a3e5a0ca15ff479dc7f0596.jpg

张老师和佟辑永陪着我参观新校园,鲁迅故居、音乐厅、书院、别具一格的足球场,…“新校园太美了!”我心里羡慕在校生的好福气,莫名地萌生“愿时间倒退,再回母校做学生!”的心愿。在和老师们交谈中,我谈起当年在校的学习生活,谈起当年教过我的老师们,也不由的谈到我和父辈的“志成缘”。我当年不顾学校离家远从崇文区跨区考到35中,我的父亲和叔叔都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志成学生,在家里我和父亲常常谈起志成往事,离开学校几十年,母校记忆从未忘怀。

参观学校新的档案室,惊叹而新奇,母校近百年的档案管理非常好。参观给我带来意外的收获。在周宇安主任和张大陆老师的帮助下,在档案室很快查到父亲的学籍档案,张老师看着学籍档案中的成绩单,高兴地对我说,“当年你的父亲学习不错啊”,这让我很高兴并为我家两代都是志成人而自豪。叔叔的学籍材料因为我说不准叔叔是哪届的,所以开始没能查到,可是张大陆老师不怕麻烦,多方查找,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竟然在学校保存的1936年原版《志成月刊》上发现了有关我叔叔的信息,之后顺着这线索很快找到叔叔的学籍档案。我激动得说不出话,特意拍了照片,要把这带回家和全家人分享这份跨越九十年的志成情。626cdc97bebac133e6ef1e895fc78f5.jpg

特别让我高兴的是,这次来母校还解开了我父亲几十年未能解开的一个谜团。父亲生前曾告诉我,他曾和李大钊的大儿子李振华是非常要好的同学,那时住一个宿舍,开始时同学们都以为他们是亲哥俩,因为从他们名字就很像兄弟。但解放后父亲发现李大钊的大儿子并不叫李振华,之后父亲也一直没弄清楚这是怎么一回事。这次在校史办,我意外看到校史研究会编辑的《抗战中的北平志成中学》专刊上面的一篇专稿,介绍了当年我父亲认识的李振华原来是李大钊的族侄,因为1927年在李大钊的葬礼上由党组织安排族侄李振华以李大钊长子的名义参加葬礼,那时李振华的公开身份是李大钊长子,父亲生前的这个谜团这次终于解开了。40d991f6102526831a493d75199ede0.jpg

这次来母校,惊喜连连。在校史办我巧遇高中班主任王恒飞老师的外孙女,并得知王老师86岁了,身体非常健康,我们非常高兴,并拜托她的外孙女带去我们对王老师的问候与祝福!我们还高兴地与王老师的外孙女照了合影。ee88dd12128e3420fda744e75844d5e.jpg

中午,校史办特意安排我们在教工餐厅用餐。在餐厅,我感受到母校现代的气息,餐厅温馨舒适,自助的营养配餐,特别让我惊喜的是,从餐厅就餐就可以看出在校的老师大部分是年轻人,他们青春靓丽,富有朝气,他们是母校兴旺发达的中坚力量,看见他们,我心中漾起对母校的祝愿:未来可期!创建一流,谱写志成新篇!3ee80def4cde76918e61d08c2f69446.jpg

特别让我高兴的是,校史办周宇安主任代表学校给我颁发了捐献的荣誉证书,我手捧红彤彤的荣誉证书和校史办的老师们合影留念。这次回母校,我保存的老物品送给了学校,而我又多得了父辈89年前的宝贵资料和这份荣誉证书的喜悦,我依然是志成情愫的富有者。从母校回来激动的心情难复,那晚我梦见,我坐在了母校教室里上课,幸福地又做了北京35中的学生!

(北京三十五中校史研究会)校徽.jpg